来自 股权方案  的文章

合伙制企业适合哪种激励方案?

对于企业采用哪种具体的激励方法,不同的企业选择会有所不同,很多企业选择了合伙制作为员工激励手段,常见的合伙机制有以下4种操作模式。

1、员工持股会的改造、新设吸收合并员工持股会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员工持股的改革条例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热潮,作为上海国有企业的标杆,绿地集团率先实行了员工持股改造,通过合伙企业机制进行借壳上市。

2014年1月,绿地集团管理层的43名管理人员出资10万元成立了上海格林兰投资管理公司,这家公司作为员工持股平台,吸收了32家小型有限合伙企业将近4 000万元的集体融资,并以普通合伙人的身份与其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了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简称上海格林兰,用来合并职工持股会的资产和债务。

通过这样一个“金蝉脱壳”的资本重组运作,绿地集团完美实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然后借壳金丰投资完成上市布局。绿地并不是第一个采用这种合伙模式的企业,早在2011年,联想就通过设立员工持股会悄悄实现了企业的合伙制改造。

2、二级市场增持型的激励计划

在进行企业合伙制改革的路上,万科不走寻常路,选择了创新型的“事业合伙人计划”,引领了企业合伙制改革潮流。

2014年4月,万科集团1 320名员工出资14.1亿元创立了盈安有限合伙企业,成为首批万科事业合伙人,同年5月,盈安合伙引入融资杠杆以3亿元购入3 583.92万股万科A股票,完成了盈安合伙投资首秀,到20151月,盈安合伙已累计出资49亿元对万科股票进行了11次增持投资。该计划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结为一体,企业与员工同担风险、共享收益,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实现了管理上的创新。

无独有偶,上海宝钢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案,2014年5月,宝钢实施了关键岗位员工资产管理计划,面向1 100名管理人员、技能专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员等关键岗位员工开放公司股份认购,在员工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出资配套,组成资产管理专项资金,该项资金交由员工认购委托管理产品,其中7成本金用于购置宝钢股票,剩余部分可以用来进行其他投资,3年之后员工即可将本金与收益全部提出。

从本质上来看,宝钢的关键岗位员工资产管理计划也是一种合伙人机制,体现了同甘共苦、利益相关的合伙理念,是一种约束和激励并重的管理机制

其实,事业合伙人计划与关键岗位员工资产管理计划并不是两家公司对于员工持股计划的首次尝试,早在2006年,万科就第一次实施了小规模的3年期限性股票计划,开放对象被限制在员工总人数的8%以内;5年之后,万科又推出了股票期权计划,3.88%的员工参与其中。

宝钢也在2006年开始尝试限制性股票计划,只是该计划因为种种原因而中途流产,到2014年才得以成功实施,该计划仅纳入136名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的0.75%。

严格来讲,事业合伙人计划与关键岗位员工资产管理计划正是对之前的激励计划的改进,新的激励方案绕开了政策对于激励对象的范围限制,将激励对象范围扩大到了包括董事会成员、监事、高管在内的全部管理层及一定级别以上的普通员工。

3、非公开发行中融入的员工持股计划,借道合伙企业或资产管理计划

2014年6月,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的天士力集团推出了行业版的合伙人计划,即非公开发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发行对象是12名集团管理层员工,其以有限合伙人身份认购发行股份。20153月,该计划通过了证监会审核,规定发行量不能超过4763.32万股。

在天士力提出该计划之前,行业内已有康缘药业、海南海药等多家企业进行过类似的操作,与他们相比,天士力的合伙人计划实质上是一个披着合伙人外衣的资产管理计划,其员工激励效果也远远逊于万科、绿地等企业的合伙人方案。

4、内部创业式的合伙人计划:股东与创业型员工的双赢机制

内部创业式的合伙人计划,指的是企业鼓励员工利用企业资源自主创业,除了自身的资源之外,企业还为员工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以入股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创业资金,这种最容易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合伙人机制,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和不断横向扩张的连锁性企业。

版权声明: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内容是网站小编采编而成。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 投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