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股权方案  的文章

民企老板为啥搞股权激励容易失败?

正所谓“学得激动,听得感动,回去不动”,也有的虽然实施了股权激励,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理性分析一下,背后还是有原因的。

股权激励为什么会火?

 

1.与中国老板特别是中小企业老板的现状有关

中国的企业老板其实是一个庞大的迷失的群体,在企业经营这条路上很难清晰地知道路该如何走,当他们迷茫的时候,就会向外界寻求方法和途径。

曾经的成功学热、国学热、资本热以及各种培训大师热,都是迎合了中国老板的迷失和盲从。

中国老板是一个非理性的群体,容易随波逐流,什么都学,学什么又都沉不下心来,不知道自己真正缺什么,热过之后却发现好像什么都不好用。

就这样学了很多,用了很多,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此时的股权激励如同黑暗中的一点星光给大家带来了希望,自然就热起来了。如此来看,股权激励实际上承载了太多的责任和使命。

2.与老板的某些心理有关系

中国老板因为曾经受“假大空”的绝对化、标准化教育的影响而忽视人性特点,总是寄希望于员工主动发挥人性中的优点、自觉屏蔽人性中的弱点,并不重视规范化管理的建设,心存侥幸。

当一个社会盛行拜物思想的时候,这种冀望就是空想,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的不规范给企业带来的混乱和伤害就凸显出来,而把管理规范起来是一个很慢、很累的过程,特别是基础管理的完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当大家习惯了一种相对混乱的管理环境时再去改变,难度非常大,而改变又势在必行,所以老板就想找一个简便快捷的方法,把大家拴在一条船上,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一种走捷径的心理,也是股权激励会热的一个原因。

股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股改企业众多,而真正成功者却较少。原因是这些企业总是在代理制的框架内,用股改对薪酬绩效体系为主的激励制度做修修补补,而不是从建立共享制的角度彻底改革,再造企业的激励制度与劳资关系,比较如下:

1. 对骨干员工的激励主体是薪酬绩效,而不是股权分红

在方案中员工永远是打工的,不是合伙人。分红分多少,怎样分全由老板说了算。

员工在分红上既无安全感更缺自豪感,从而难有主人翁的心志。

最终股改只能沦落为替旧有薪酬绩效体制打补丁,擦屁股,此类股改失败是必然的。

2. 总怕给多,不怕给少。只怕自己吃亏,不顾员工感受

目标总是让员工多干活少拿钱,股改大多在“术”的层面上算计和纠结。

因此,大多数基数指标只能每年一定,分红就要年年重新算。费时费力又费心,老师鞭打快牛,员工永远难以安心。

老板不愿自己被约束,很少用章程、合同等法制化方式保护员工长期利益,使分红制度化。

员工无长期追求,则只能视分红为绩效考核一部分,激励不到位,让员工依然只看眼前,无长远打算,此类股改无法成功。

3.股改源于老板对“己利”的追求,并非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因此,股改同时往往调整薪酬绩效体系,变换提成方法、福利制度,基数为分红“封顶”。

以确保老板拿大头,绝对利益不受“损伤”,这样的股改失败成为必然,也无法与企业传承有效对接。

版权声明: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内容是网站小编采编而成。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 投诉通道